top of page
主題專欄


肺腺癌能活多久?各期存活率、治療方式一次看!
圖片來源:Stockcake 在台灣,肺腺癌是最多人罹患的一種肺癌。初期難以察覺到症狀,容易錯過黃金救援時間而降低存活率。 肺腺癌非常常見,除了前立委陳文茜以外,前副總統蕭萬長、前副總統陳建仁、陳佩琪(前臺北市長柯文哲的夫人)也都是肺腺癌患者;而演員文英(2009年離世)、...
品牌中心
2024年10月22日


癌症營養補充品推薦|關鍵營養素助您恢復體力、免疫力
癌症治療期間,患者身體可能會因藥物或放射線的影響而感到疲倦或食慾不振,進而導致營養不良 要恢復以前的健康狀態,就需要特別關注營養攝取。現在就來了解一下癌症治療期間應該如何調整飲食,以及哪些癌症術後營養品可以有效促進健康恢復吧! 圖片來源:pexel...
品牌中心
2024年6月3日


癌症權威醫院怎麼挑?你需要專科醫療團隊!這間癌症醫院推薦給你
初次罹癌的病患,常因為不了解癌症的治療過程或方式,而感到無所適從,或因此陷入網路迷信與偏方的陷阱中! 圖片來源: pexels 癌症治療要注意些什麼?醫院的權威性要怎麼看?大醫院才是最佳選擇?在哪裡能獲得最好的治療?這篇文章通通告訴你,幫助你找到最安心又有效的癌症醫療服務。...
品牌中心
2024年5月13日

癌症治療要花多少錢?健保補助、自費與近紅外線熱療一次懂
根據2023年衛服部的最新資料,在台灣人的十大死因中,「癌症」持續蟬聯42年冠軍 , 且癌症的治療費用通常非常高昂,不論是致死率或是治療成本都令人聞風喪膽! 癌症初期大多無明顯症狀,當患者確診時多半已錯失黃金治療期。但其實只要及早進行癌症檢查,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並治療,便可...
品牌中心
2024年4月15日

近紅外線全身熱療:溫暖的健康秘密
是光也是熱!近紅外線全身熱療 想像一下,在寒冷的冬日裡,有一種隱形的溫暖能量能夠穿透你的身體,帶來舒適和健康。這不是科幻小說,而是近紅外線全身熱療的奇妙世界。讓我們揭開它的神秘面紗,探索它如何成為你的新健康好夥伴。 近紅外線熱療是什麼?...
品牌中心
2024年3月1日


『營養之謂,康復之源:了解癌後照護營養支持的重要性』
營養之謂,康復之源:了解癌後照護營養支持的重要性 營養支持在癌症病人的治療和康復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足夠的營養支持有助於維持身體健康、提升免疫力、減輕治療帶來的副作用,並支持身體的康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癌症病人營養支持的重要性吧!...
李振言 醫師
2023年12月25日


新希望 : 高低劑量放射治療、熱療與免疫治療的結合
近年來,對於頭頸癌和乳癌的治療,醫學界面臨著一些挑戰。傳統的治療方式一開始有效,但隨者免疫細胞疲乏、抗藥性產生,副作用和健康組織的損傷仍然是醫療團隊待克服的問題。 然而,有一個令人振奮的新趨勢,即高低劑量放射治療和局部中心熱療的結合,加上免疫治療的完美搭配。...
廖志穎 醫師
2023年10月25日


日本免疫細胞專家 曾振武博士- 剩餘3個月壽命的癌患者,通過 "第四種治療" 奇蹟存活
剩餘3個月壽命的卵巢癌患者,免疫療法與抗癌藥物治療結合,2個月後腫瘤細胞全部消失 。 杉本女士的經歷真實的採訪治療過程及醫師的專業治療在將近三個月的時間內,卵巢癌晚期患者絲毫沒有想到,她將成為一項顛覆性的醫學報告的主角——免疫療法和抗癌藥物治療的結合在兩個月內將腫瘤細胞完全...
曾振武 醫師
2023年10月3日

體內微環境對抗老化或是抗癌的重要性
陳湧仁醫師 中華民國臨床非侵襲癌治療研究學會理事長 「老化」,在過去以來一直被公認是不可逆的而且必然的現象,然而在幹細胞研究進入了「誘導型」幹細胞 ( iPS ) 的時代後,研究者對體細胞與上皮細胞的本質潛力,有了大幅度的調整。過去認為沒有辦法回復的分化現象,如今可以...
陳湧仁 醫師
2022年12月20日


「體育醫療」提高康復效果 癌症與退化性疾病患者動起來!
文/陳湧仁醫師 運動,對某些人來說,是再自然不過的事,然而對於多數現代人,卻具有不同意義。有人為強健體魄、有人為練就線條、跟上潮流。在這個似乎「全民皆運動」的時代,習慣把日常活動與運動劃上等號,或以「健康」為前提而動,理所當然。但您知道嗎?其實「病人」比一般人更需要運動,本...
陳湧仁 醫師
2019年4月12日


改善退化性膝關節炎有新選擇-幹細胞治療重燃「膝望 」
文/陳湧仁醫師 衛生福利部去年9月發布「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修正條文(簡稱特管辦法),隨著法規的開放,已有愈來愈多廠商投入細胞治療領域,包括過去只能進行手術、安裝人工關節來治療的退化性關節炎,也可望運用幹細胞治療來改善。...
陳湧仁 醫師
2019年4月12日

最先進的癌症治療--認識「免疫療法」與「免疫細胞療法」
文 / 陳湧仁醫師 癌症是十大死因之首,早年「每4個人就有1個人會得癌症」的說法已經過去,癌症時鐘再度快轉,等於平均每5分鐘就有一人罹癌。醫界多認為,這可能跟飲食西化、環境汙染等影響有關,惟無論醫學如何進步,癌症發生率仍持續攀升。當然,醫師及科學家們不會束手就擒,治療癌症的...
陳湧仁 醫師
2019年4月12日

bottom of page